「如果我只是看到你的外表,就喜歡上你,這樣你會開心嗎?」 「會阿。」
帥哥西裝的題材也不是很特別,
劇情簡介一如往常的就此省略,反正寫得人也不少,
萬中選一獨缺帥氣的醜男,遇上了愛上他內在的正妹,
這種迪士尼般的情節美女與野獸早就玩過,
那這部片除了歡樂和夢想,還剩下些什麼呢?
愛、喜歡、外在、內在,
「你喜歡哪種類型的女生?」
這種陷阱題大家一定都遇過,
當你回答喜歡漂亮的女孩時,
「沒想到你這麼膚淺!」「難道他個性不好的也ok嗎?」
這種批評聲浪就會如海浪般湧來。
是的,回答喜歡內在以及相處的來的人是比較聰明的回答,
但,捫心自問,難道自己能跟一個你看到就想吐的人接吻嗎?
外表確實是重要的,是一張入場卷,
獲得彼此深入認識的一張入場卷,
啞唬交友年代,常常有一類人,他們不放照片,就開始逕行聊天與認識,
當然了,他們尋找的對象都是有照片的人,
當你索求對方照片時,我曾經獲得這樣的回答,
「照片、長相就這麼重要嗎?沒有就不能當朋友嗎?」
這樣的人並不全是外型不好的人,
但~你選擇認識的人又剛好是有照片的人,為何不去認識那些也同樣沒有照片的人呢?這也耐人尋味。
同類型的片中,"情人眼裡出西施",當男主角被喚醒後,生氣的跟他朋友說:
「我看得到,感覺得到,碰的到的是美女,你為什麼要叫醒我!」
他朋友這樣回答:
(因為美醜是第三人評斷的)
看完那部片後,我一直覺得能得到這種催眠是很棒的事情,
情人眼裡出西施,很老套的一句話,也是很真的一句話,
只是這句話,也許該注意一下大前提,
西施出現之前,有個"情人",
在你愛上對方前,相信,自己已經接受了對方的外型,
在愛的加持之下,自然覺得對方魅力無雙。
片中的美好結局,
建構在一個擁有美好內在的醜男,以及懂得欣賞並希望對方瞭解自己內在的正妹上,
結局自然是無限美好的,
但現實中,男主角的怒吼卻是真實的,
「我長得這個樣子,誰會想要瞭解我的內在,如果你是醜女你就會懂了」
也許到了最後,擺脫他人的評價選擇到自己眼裡的西施,才能抓住些什麼,
別騙自己外表不重要了,
只不過,重要的也許是自己心中的對方,而不是旁人眼中的對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