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你有房間電話嗎?」 by 當年的搭訕者交友
仔細想想,我實在活在時代的夾縫中,
怎麼這麼說呢?道理很簡單,再讓我分為幾階段娓娓道來吧~~網路帥哥
1.公用電話VS家用電話型男
在我還年少的時候,大家聯絡都是留家裏電話,因為手機還是一個"超昂貴"的東西,
小小學生怎麼用的起呢,所以追求女生時,還需要有女性友人支援,
用途何在?就是先請女性友人假裝同學打過去,當爸媽自以為安全把關後,
主角才迫不及待的轉換話筒濃情蜜意一番,這就是最初型態的電話詐騙行為了。
在當年,爸媽的怒吼還是一樣的「阿你電話是還要講多久啦!!!」,當然,
他們說的是市話,當時民風純樸,因為你的交友往往被監控住,講電話太久,
語氣曖昧,馬上現出端倪,更有些爸媽好奇心太重,發揮了白色恐怖的精神,
往往當小情侶私房情話時,畫面一轉,爸媽可能正臉色鐵青的拿著話筒,
又或是默默點頭,於是乎,男方為了保障戀情發展,有了幾種反制措施,如:
「x媽媽(爸爸)你好~~~你還在聽嗎?~」把妹
這種破梗的作法,通常是衝動的年輕人,
也許是當年思迪麥廣告看太多了,全然不懂虛偽的真理。
「你要記得看書喔~下次我們約也不要太晚,免得讓你爸媽擔心.....」
狗腿永遠是不破的王道,在話題中不時穿插此類有為青年的話語,
往往收到奇效,前往對方家中作客的時候,莫名看到對方爸媽對著你露出會心的一笑。
仔細分析當年為何民風純樸,聯絡方式的不方便絕對是原因之一,
原因如下:
1.相約要早早講早早聯繫,而且很難緊急改變時間
由於相約的困難性,導致每次的出去玩都是一個大工程,因此頻繁程度難以增加,
一群人相約後,誰也不知道現在動向究竟如何,好心的朋友也許等,正常點的頂多半小時就散人,
愛遲到的夥伴緩慢的到達後,只能看到人去樓空的集合地點,默默的想著要怎麼打發剩下的時間。
2.走散時的天涯一方
不知道有沒有經歷過那年代的人們,遙想當年沒有手機的年代,大家人手都有一張電話卡,
可惜公用電話沒有多到四處都有,那年我開心的參加了跨年活動,當年的人們娛樂不多,
擁擠程度更顯一般,跨年會場很大,此時一不小心要上個廁所,恭喜你了,
有很高的機率你再也遇不見你的朋友,甚至,就在抵擋不住人潮切割後,
你跟你的情人也許只能上演老套的八點檔,互相呼喊著...「恭一!~~~~~~」「[阿花!~~~~~」
然後體驗著究竟什麼叫做,"看著他消失在人海中",絕對真實的情節。
每當這個時候,就只能祈禱當初你們有先講好散場哪兒等,不然就只能靜待下期分曉了
這樣的年代,其實也不是沒有好事的,
相約不易,更增添期待調味,
聯絡不易,更珍惜每字美句,
什麼?你說MSN就好了?孩子....你不懂...當年只有撥接...而且連ICQ都還沒出現,
那可愛的汽笛聲和"歐歐"還沒能協助大家傳遞情感,當然也還沒BLOG或是網路相簿,
BBS嗎?有的,但帳單會讓你家拿水管每天追著你跑。
太長了....預告下期進化到CALL機時代,如果我沒忘記要寫的話